农村拆迁补偿是如何计算的?


农村拆迁补偿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是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这是用来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的。它会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像草房、砖瓦房、捣制或预制砖砼结构房屋、楼房(二层以上)等不同类型,以及房屋的折旧程度来划分档次,然后按照每平方米的单价进行计算。比如有的地方草房每平方米补偿1900元 ,砖瓦房每平方米补偿2400元等,但各地标准有差异。 其次是周转补偿费,主要是为了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这个费用按照临时居住条件划分档次,再根据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数量,每月给予一定的补贴。 还有奖励性补偿费,这是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者主动放弃一些权利,比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等。具体的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来确定。 另外,房屋拆迁补偿价还有一个计算公式:房屋拆迁补偿价 = 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 + 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会参照当地普通住宅指导价,由区县人民政府参照一定时间、一定区域等因素来确定。 法律依据方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 总之,农村拆迁补偿计算较为复杂,且各地标准不同,要结合当地政策来准确计算。 相关概念: 房屋补偿费: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因房屋被拆造成的损失,按房屋结构和折旧程度算每平米单价。 周转补偿费:补偿拆迁户临时居住不便,按临时居住条件和人口每月补贴。 奖励性补偿费:鼓励拆迁户配合拆迁或放弃一些权利而给予的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定。 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参照当地普通住宅指导价等因素,由区县政府确定的与宅基地位置相关的补偿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