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工资如何计算?
我在计算工资的时候涉及到视同缴费年限,不太清楚这部分工资该怎么算。我有一段工作时间是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但在工资核算上和正常缴费年限好像不太一样,想问下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依据是什么。
展开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在理解视同缴费年限工资计算前,得先明白这个概念。它主要针对一些在社保制度建立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国家认可他们那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就当作已经缴纳了社保一样。 在工资计算方面,视同缴费年限本身不直接等同于工资,但它会影响养老金等福利待遇的计算。养老金待遇一般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这里的缴费年限就包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 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会额外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对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参加工作,之后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的职工的一种补偿。以部分地区为例,过渡性养老金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过渡系数各地不同,一般在1% - 1.4%之间。 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这说明国家对这部分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可和保障。所以,在计算涉及视同缴费年限相关的工资待遇时,要综合考虑当地政策和上述的计算方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