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公式计算退税还是补税?
我对每年的个税退税和补税情况不太清楚,想知道具体怎么计算自己是该退税还是补税。感觉这方面挺复杂的,也不知道有没有简单的办法能算明白,希望了解一下相关公式及计算方法。
展开


在我国,关于个人所得税的退税或补税计算,我们可以依据国家的税收法规,通过一个特定的公式来完成。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几个关键概念。应纳税所得额,简单来说,就是你这一年里所有应该纳税的收入减去一些允许扣除的项目后的金额。应纳税额就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相应的税率计算出来你应该缴纳的税款。已预缴税额则是你在这一年里已经预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 - 60000元 - “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 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捐赠)×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已预缴税额。这里的综合所得收入额,包含了你这一年的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60000元是每年的基本减除费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征点。“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是你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部分。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是国家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设置的,比如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方面的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捐赠,就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可以扣除的项目和你进行的公益捐赠。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是根据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应不同的级别来确定的。比如,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等。如果计算结果是正数,那么你就需要补税;如果是负数,就可以申请退税。这个计算公式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制定这样的计算方式,是为了让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更加公平合理,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收入和扣除情况来确定最终的纳税金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