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怎样变更孩子的抚养权?


离婚后变更孩子抚养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双方协商变更。如果您和对方能够就孩子抚养权变更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可以自行签订变更抚养权协议。协议里要写清楚变更抚养权后的抚养方式,比如孩子跟谁生活;抚养费的承担问题,像由谁支付、支付多少、支付方式等;还有探视权的安排,包括探视的时间、地点、频率等相关事项 。签订协议后,虽然公证不是强制性要求,但进行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更强。这是因为公证可以证明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内容合法合规,日后要是出现纠纷,这份经过公证的协议更能得到认可。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规定:“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 。 二是通过诉讼变更。当出现法定变更情形时,您可以向法院起诉。法定情形有这些: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孩子,比如对方得了重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没办法照顾孩子;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孩子行为,或者其与孩子共同生活对孩子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像对孩子不管不顾或者经常打骂孩子;已满八周岁的孩子,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现在法律尊重八周岁以上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明确表示想跟您生活,而您也有能力抚养;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这是个兜底条款,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变更条件。起诉时,您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写明变更抚养权的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并提供相关证据,比如对方患病的诊断证明、虐待孩子的视频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相关概念: 法定变更情形:就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变更孩子抚养权的情况。 起诉状: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提交的书面材料,里面要写清楚您的诉求、事情的经过和法律依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