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认是否出现了医疗事故?


要确认是否出现医疗事故,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判断。首先得了解什么是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主要看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第一,主体方面,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且是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比如说江湖郎中给人看病出了问题,这一般不算医疗事故,因为其不属于正规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第二,行为具有违法性,即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医疗行为。比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违反了无菌操作规范等。 第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了损害,像出现死亡、残疾、身体组织器官受损并导致正常功能严重受限等情况。例如患者原本腿部正常,因手术失误导致腿部残疾。 第四,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若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比如患者术后感染,要分析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的,还是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等其他原因导致的。 法律依据方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了医疗事故的定义。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怀疑出现医疗事故,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总之,确认是否出现医疗事故是比较复杂的事情,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通过专业的鉴定程序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