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如何界定?
我借给别人一笔钱,现在到了还款时间对方却不还。最近我发现他好像把名下的一些财产进行了处理,我怀疑他是在恶意转移财产来逃避债务。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怎样才能认定他这种行为属于恶意转移财产呢?
展开


在法律中,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是指债务人在明知自己有未偿还债务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手段来减少自己的财产,从而让债权人难以实现债权的行为。 从行为表现上看,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均属于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例如,债务人把自己值钱的房产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亲属,这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就可能属于恶意转移。 从时间节点上,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也属于恶意转移财产。也就是说,如果法院已经判决债务人还钱,之后他还去处理财产导致法院没办法执行判决,这就是恶意转移。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第五百三十九条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判断债务人是否恶意转移财产,要综合考虑行为实施的具体时期、各方交易价格是否合理、以及明确债务人在此过程中所怀有的真实意图等诸多关键要素。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债务人的行为是不是恶意转移财产,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债务人:就是欠别人钱或者有其他债务需要偿还的一方。 债权人:是有权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的一方。 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某些有害债权实现行为的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