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二次肇事逃逸罪?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路上好像看到有人二次肇事还逃逸了。我就特别好奇,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啊?想了解下具体得符合哪些条件,怎么判断这就是二次肇事逃逸罪,希望能给讲讲。
展开


二次肇事逃逸罪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首先要理解交通肇事逃逸,它是指行为人明知或者可能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在有能力保护现场、报告公安机关的情况下不履行救助被害人的义务并逃离现场的行为,本质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对于二次肇事逃逸,第一,主观上行为人对两次肇事行为都存在故意逃避责任的心态。比如,第一次肇事逃逸后,又再次发生交通事故,依然选择逃离现场,就是为了逃避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赔偿责任等。 第二,客观行为上,存在两次交通肇事行为,并且在每次肇事后都实施了逃离现场的举动。像明知发生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或者把伤者送医院后,不报案、留下假信息后离开等符合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标准的行为在二次肇事中都有体现。 第三,二次肇事逃逸侵犯的同样是人身、财产权益。其行为严重影响了受害者权益的保障,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和法律秩序。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认定二次肇事逃逸罪时,法律依据也是基于此条规定,具体量刑会结合两次肇事造成的后果、逃逸情节等综合判定。总之,二次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来进行全面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