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该如何认定?
我开车的时候和别人的车蹭了一下,当时心里害怕就直接走了。后来有点担心这算不算肇事逃逸,想了解一下到底怎么认定肇事逃逸,是只要发生事故没停下就算吗,还是有其他的判断标准,希望能给讲讲。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首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项明确指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从具体情形来看,如果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当事人却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这无疑属于肇事逃逸。比如张三开车撞了李四的车,明明知道撞车了,却一脚油门直接开走。
还有,若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从而驾车驶离事故现场,也可能被认定为逃逸。当然,这种“认为无责”不能仅仅是当事人自己单方面的想法,最终还是要依据事故实际情况和责任认定来判断。
要是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却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同样会被认定为逃逸。这是因为这些行为本质上也是在逃避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另外,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或者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以及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是强行离开现场等情况,都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总之,肇事逃逸的认定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以及相关的客观行为表现。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逃逸: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