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认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中‘造成严重后果’?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被抓了,听说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处罚会更重。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对于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里的‘造成严重后果’是怎么认定的呢?是看引起的恐慌程度,还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又或者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展开 view-more
  • #虚假恐怖信息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而“造成严重后果”是该罪加重处罚的情节。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人员伤亡角度来看,如果因为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导致他人在恐慌中出现伤亡情况,比如踩踏事件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等,这显然属于造成严重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虽然没有明确列举“造成严重后果”的具体情形,但在司法审判中,人员伤亡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其次,经济损失也是认定的关键。当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后,致使一些单位或者场所不得不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因为虚假恐怖信息而临时关闭,造成了经营收入的减少以及额外的应急处置费用等。像这种因虚假恐怖信息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较大的情况,通常也会被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 再者,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也是重要判断标准。如果虚假恐怖信息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度恐慌,导致交通严重堵塞、公共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也会被视为“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在大型活动现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导致活动中断、人员大量无序撤离等情况。 此外,对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干扰的,也可能被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例如编造虚假恐怖信息致使政府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调查和应对,影响了其正常的工作安排和效率。 综上所述,认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中“造成严重后果”需要综合考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以及对单位正常工作秩序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准确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从而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的法律原则。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