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如何判定的?
我在做生意签合同的时候,心里总是不踏实,担心遇到合同诈骗。想知道到底怎么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合同诈骗呀?是从哪些方面去看呢?是看对方签合同的方式,还是后续履行的情况,还是其他什么呢?希望能了解具体的判定方法。
展开


合同诈骗的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合同诈骗有明确的定义。合同诈骗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较大数额财产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有人怀着不正当的心思,在签合同或者履行合同的时候,用欺骗的办法把对方的钱或者财物骗到手。 从法律规定来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几种会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的情形: 一是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这就好比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公司名字,或者盗用别人公司的名义去签合同骗钱。比如张三编造了一个“宇宙科技有限公司”,和李四签合同收了预付款后消失不见,这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 二是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就是拿假的支票、房产证之类的东西,让对方相信自己有能力履行合同,然后骗对方签合同给钱。 三是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却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比如王五一开始和赵六签了个小合同,顺利履行了让赵六信任他,然后又诱使赵六签了大合同,收了钱却不履行后续义务。 四是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收了钱或者货后直接跑掉,让对方找不到人,这明显就是诈骗意图。 五是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像通过虚假广告吸引人签合同骗钱等。 此外,合同诈骗要达到“数额较大”才会被立案追诉。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就会被追诉。 总之,判定合同诈骗要从主观目的、客观行为以及涉及金额等多方面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