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财产纠纷问题,不确定某些行为到底是职务侵占还是盗窃。比如公司有人偷偷拿了财物,我不太清楚这属于哪种犯罪。我想了解从哪些方面去准确判断是职务侵占罪还是盗窃罪,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要区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犯罪主体。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指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比如说在一家公司里,员工、管理人员等属于这个范畴。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说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盗窃罪。简单讲,只要达到法定年龄、精神正常的人都可能犯盗窃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对这两类主体有明确界定。 其次,犯罪对象也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像公司的办公用品、资金等。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并且大多是在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己所控制的他人财物。例如,去别人家偷东西,这就是盗窃他人财物。 再者,犯罪手段有差异。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比如公司的财务人员,利用管理财务的职务便利,私自挪用公司资金据为己有。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像趁人不注意,偷偷拿走别人的东西。 最后,法定刑也不一样。职务侵占罪最高法定刑是十五年有期徒刑,法定刑相对较轻,量刑幅度较小。而盗窃罪最高法定刑曾经有死刑,现在虽然取消了,但量刑幅度依然较宽,具体量刑要根据盗窃财物的数额和情节等确定。例如,盗窃少量财物和盗窃大量财物,量刑会有很大不同。 相关概念: 特殊主体:指除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某些特定身份才能构成犯罪的主体。 一般主体:是指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犯罪行为,就可构成犯罪的主体。 秘密窃取: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使财物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