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该怎么填?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是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中的重要表格,用于反映企业资产折旧、摊销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纳税调整。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填写方法。 一、表头项目 该部分需要填写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所属年度等基本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与企业实际情况一致。 二、行次填报 本表按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油气勘探投资、油气开发投资六类资产分别填报。你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拥有的资产类型,在相应行次进行填写。例如,如果企业有固定资产,就在“固定资产”相关行次填报相关信息。 三、列次填报 1. 第1列“资产账载金额”:填写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也就是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记录在账上的资产初始价值。 2. 第2列“本年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即企业在本年度根据会计方法计算的资产折旧或摊销的金额。 3. 第3列“累计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历年累计资产折旧、摊销额。它是从资产开始使用到当前年度为止,累计计算的折旧或摊销金额。 4. 第4列“资产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可能与会计账载金额不同,要按照税法要求确定。 5. 第5列“按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本年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一般规定计算的允许税前扣除的本年资产折旧、摊销额。这是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和年限计算出来的金额。 6. 第6列“加速折旧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加速折旧政策计算的折旧额。如果企业符合加速折旧条件并采用了该政策,就需要填写这一列。 7. 第7列“其中:2014年及以后年度新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额”:填报纳税人2014年及以后年度按照税法规定的加速折旧政策计算的折旧额。 8. 第8列“累计折旧、摊销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历年累计资产折旧、摊销额。 9. 第9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2-5列的余额。如果该数值为正数,表示会计上的折旧、摊销额大于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需要进行纳税调增;如果为负数,则需要进行纳税调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资产的折旧、摊销应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处理。当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在填写该明细表时,企业要准确区分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确保填写的数据真实、准确,避免税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