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举报人举报不实该怎么处理?

我前段时间举报了一个人,但是后来发现有些情况我了解得不准确,举报内容存在部分不实。现在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种举报不实的情况会怎么处理,会不会追究我的责任呢?我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举报不实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举报人举报不实该如何处理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举报不实存在不同的情形,不同情形下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种情形是举报人主观上存在故意,也就是举报人明知举报内容是虚假的,却出于恶意去举报他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可能会被认定为诬告陷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举报人故意捏造事实进行举报,并且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比如,举报人故意编造他人贪污巨额公款的虚假事实向有关部门举报,意图让他人受到刑事处罚,这就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 另一种情形是举报人并非故意,而是由于信息获取不准确、认识错误等原因导致举报内容不实,也就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追究举报人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这体现了法律对于举报人非故意的举报不实情况的宽容,鼓励公民积极行使举报权利,同时也保护举报人不会因为非故意的错误而受到不合理的追究。 当发现举报不实后,举报人应当及时主动地向受理举报的机关说明情况,澄清事实。如果是被举报人因为不实举报而遭受了名誉损害等损失,举报人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比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比如,举报人因为错误的判断举报某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导致该商家名誉受损,商家可以要求举报人公开赔礼道歉,以消除不良影响。 此外,对于举报不实的处理,不同的举报领域和受理机关也可能有相应的内部规定和处理流程。例如,在一些行政机关的举报处理中,可能会对举报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发现举报不实,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举报人进行教育或者采取其他措施。而在司法机关的刑事举报中,则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构成诬告陷害等犯罪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