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约定过高该如何处理?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里面约定的违约金特别高。现在我可能没办法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担心要赔一大笔钱。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这种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情况是怎么规定的,我该怎么应对?
展开


在探讨违约金约定过高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确违约金的概念。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合同的履行,补偿守约方因对方违约所遭受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那么,如何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呢?司法实践中,一般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准,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通常来说,如果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当遇到违约金约定过高的情况时,违约方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适当减少违约金。在请求调整违约金时,违约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例如,提供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的相关证据,如财务报表、合同履行成本等。 对于守约方而言,其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因对方违约所遭受的损失。如果违约金过高,可能会使守约方获得超出其实际损失的利益,这也不符合公平原则。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合理约定违约金的数额,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同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违约情况,双方也应当积极协商解决,尽量避免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以降低成本和时间消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