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诈骗性质犯罪?
我遇到了一件事,有人说我朋友的行为是诈骗,但我朋友觉得自己不是。我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才算诈骗犯罪,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认定诈骗性质犯罪有哪些标准和方法,好判断我朋友到底有没有犯罪。
展开


要认定诈骗性质犯罪,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判断。首先,要明白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从主观方面来看,犯罪嫌疑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这意味着他从一开始就打算把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而不是暂时借用或者有其他合理的用途。例如,张三编造了一个投资项目,吸引李四投资,张三根本就没打算用这笔钱去做真正的投资,而是想自己挥霍,这就体现了张三非法占有的故意。 在客观行为上,犯罪嫌疑人会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虚构事实就是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来欺骗被害人,比如声称自己是某知名企业的高管,有内部消息可以让被害人获得高额回报。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告诉被害人某些重要的信息,从而使被害人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王五在卖二手车时,故意隐瞒车辆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的事实,让赵六以高价购买了这辆车。 此外,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过,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这个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总之,认定诈骗性质犯罪需要结合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数额等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