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型受贿如何鉴定主从犯?

我最近了解到情人型受贿这个情况,对于其中主从犯的鉴定不太明白。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判定里,依据哪些因素来确定情人和国家工作人员谁是主犯谁是从犯呀?是行为的主动性还是别的什么情况呢,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情人型受贿案件中,鉴定主从犯需要依据《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主从犯认定的一般规定以及案件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


首先,《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情人型受贿,如果情人积极鼓动、怂恿、唆使甚至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这种情况下情人对受贿行为的发生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可认定为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一般会被认定为主犯。比如情人不断劝说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请托人财物。


要是情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策划、主动为实现受贿创造条件,此时双方在共同犯罪中起到基本相同的作用,这种情况就难以区分主从,可能都被认定为主犯。例如,情人和国家工作人员一起商量如何收受财物且如何为请托人办事。


若情人先收受或索要财物后,再要求或逼迫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取利益,并且国家工作人员对收受财物情况明知,那么情人在整个受贿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应作为受贿罪主犯来处理。


当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并告知情人,情人未主动要求但与之分享,这种情况下情人没有积极参与受贿的谋划等行为,不能认定构成共同犯罪,情人不宜认定为共犯,也就不存在主从犯之分。


还有,如果情人收集信息、寻求目标,主动帮助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这说明双方在受贿犯罪中都很积极,应认定为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同。


另外,国家工作人员与情人事先有同谋,情人帮助国家工作人员逃匿、窝藏赃款,此时情人应认定为共同受贿的帮助犯,属于从犯。但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与情人事先无同谋,情人帮助国家工作人员潜逃、窝藏赃款,国家工作人员认定为受贿罪,其情人构成窝藏罪,不应认定为受贿罪共犯。


相关概念: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

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以各种方式帮助实行犯实行犯罪的人。

窝藏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情人型受贿如何鉴定主从犯?

最近接触到一个情人型受贿的案子,不太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区分主犯和从犯。想知道法律上对于情人型受贿鉴定主从犯有哪些具体标准和依据,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相关判定规则。

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如何认定,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我最近对法律问题比较关注,尤其想弄清楚受贿罪的共同犯罪情况。我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判断几个人的行为属于受贿罪的共同犯罪。比如在一些商业合作里,有人借助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收受贿赂,这怎么认定是不是共同犯罪,想了解具体的认定标准和法律依据。

受贿罪共犯该如何判刑?

我最近了解到受贿罪共犯相关内容,不太清楚具体的判刑情况。比如不同受贿数额对应的判刑标准是什么,共犯中主犯和从犯的判刑有没有区别,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共同受贿罪从犯具体是怎样量刑的?

我最近在研究受贿罪相关法律,想知道共同受贿罪中从犯的量刑标准。比如从犯参与受贿金额不同,量刑会有哪些具体区别?还有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怎么界定?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受贿罪的共同犯罪该如何认定?

最近遇到一些涉及受贿的事情,不太清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被认定为受贿罪的共同犯罪。想具体了解一下,认定受贿罪共同犯罪有哪些条件和标准,在实际生活场景里是怎么判断的,希望能有个详细的解答。

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受贿罪是对向犯吗?

在商业活动中,常遇到一些涉及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受贿的情况。比如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相关人员为谋取利益而行贿。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受贿罪是否属于对向犯,具体是怎么认定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之间的受贿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在一些实际案例中,涉及到多个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受贿行为的情况,让人困惑他们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比如在一些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多位公职人员相互配合收受贿赂,想了解这种情况下法律上是如何认定的,具体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特定关系人受贿该如何认定?

最近遇到点麻烦事,涉及到特定关系人受贿这一块。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里,到底怎么去认定这个特定关系人受贿。就想弄明白认定的标准、条件这些具体方面,好心里有个底,看看自己这情况到底算不算特定关系人受贿。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既遂如何处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最近了解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这个罪名,对它的处罚不太清楚。想知道要是有人犯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且既遂了,法律到底会怎么去处罚呢?是根据受贿金额,还是有其他考量因素?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规定。

受贿人未直接收受,但仍构成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我最近在了解法律知识,对受贿罪这块比较关注。我想知道在哪些情况下,受贿的人没有直接收受财物,却依然会构成犯罪呢?是有什么具体的判断标准和情形吗?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内容。

共同受贿犯罪该如何认定,法律依据是什么?

最近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尤其想弄明白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问题。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怎么判断是不是构成了共同受贿犯罪呢?是从哪些方面去认定的,以及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希望能有详细准确的解答。

受贿罪既遂该如何量刑?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受贿罪既遂的量刑情况很感兴趣。想知道具体是按照受贿金额来划分量刑标准,还是会综合其他因素呢?不同的情节对应怎样的刑罚呢?

收受11万贿赂会怎么判刑?

最近了解到有关于贿赂的案件,涉及金额11万。不太清楚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具体会怎么判,是按照受贿还是行贿处理,具体的量刑标准又是什么,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贪污犯的情人是否需要出庭?

我朋友的亲人涉及贪污案件,他情人也被调查了,但不清楚具体情况。想知道在这种贪污案件里,情人到底在什么情形下需要出庭,什么情形下不需要出庭,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取贿赂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在一家企业工作,最近发现有同事好像利用职务便利收了别人的好处。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想知道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取贿赂达到什么程度会被立案?是看金额,还是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借款型受贿该如何认定?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常常出现以借款为名的行为,让人难以分辨是否构成受贿。比如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借了钱,看似有借款手续,但行为存疑。想了解具体从哪些方面判断这种借款行为是不是受贿,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受贿立案标准是否需要证据?

最近了解到一些受贿相关的案例,很疑惑在实际中对于受贿进行立案时是不是必须要有证据。比如在某些具体情境下,存在受贿嫌疑但一时找不到明确证据时该怎么办。想清楚知道受贿立案在证据方面的具体要求。

认定受贿罪的标准是什么?

我在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对受贿罪的认定标准不太清楚。想知道在实际情况里,到底怎么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构成受贿罪呢?是从金额判断,还是有其他的标准?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认定受贿罪都有哪些标准。

替人转交贿赂会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有个朋友被拜托替人转交贿赂,现在心里很不安,不知道这种行为会不会带来严重后果。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替人转交贿赂具体会面临怎样的责任判定,以及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领导干部亲属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

在一些实际案例中,看到领导干部亲属好像参与到受贿相关事情中,但不太清楚他们是否能构成受贿罪主体。比如亲属帮忙传递信息、接收财物等行为,到底算不算呢?想了解具体在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亲属会被认定为受贿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