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离婚过错纠纷?
最近正面临离婚问题,对过错纠纷这块不太懂。想知道具体哪些情况会被认定为过错方,在实际生活中怎么去判断自己或者对方的行为属不属于法律上规定的过错行为呢?希望能了解清楚相关判断标准。
展开


在我国,判断离婚过错纠纷主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明确指出,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首先是重婚,简单说就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对方有配偶还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这不仅违反了婚姻法律,严重的还会触犯刑法。 其次是与他人同居,即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但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在一起。 再者是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人通过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一般认为达到轻伤害以上程度就构成家庭暴力。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则构成虐待。 然后是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这要求是长期的虐待遗弃行为,比如家人生病了不给治、不给饭吃、不照顾等。 最后还有“有其他重大过错”这一兜底条款,具体认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法院的判断。 在实际判断时,关键看是否存在上述法定的过错行为。如果有证据能证明一方存在这些行为,那么在离婚纠纷中就可能被认定为过错方。同时,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综合各种证据和实际情况,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存在过错行为,从而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重婚: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与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 与他人同居: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家庭暴力: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