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案件调解后公诉程序怎么走?


在轻伤案件中,即使双方达成了调解,也不影响公诉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因为轻伤案件属于可公诉也可自诉的案件类型,一旦启动了公诉程序,通常就会按照刑事诉讼的流程继续进行。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调解后公诉的具体程序: 首先是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在双方调解后,如果公安机关认为该轻伤案件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会继续展开侦查工作。他们会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比如现场的勘查记录、证人的证言、伤情的鉴定报告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在这个阶段,犯罪嫌疑人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实陈述事情经过。 接着是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会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会全面审查案件的证据材料,判断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等内容。如果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了调解协议,积极赔偿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这在检察院的审查中是一个重要的从轻情节。检察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向法院提起公诉。 最后是审判阶段。如果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案件就会进入法院审判程序。法院会根据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以及被告人的辩护情况,依法作出判决。在审判过程中,之前的调解协议和被害人的谅解书同样会作为量刑的参考因素。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所以,如果调解情况良好,法院可能会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总之,轻伤案件调解后,公诉程序依然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进行,但调解协议和被害人的谅解在各个阶段都可能对案件的处理结果产生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