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给行贿人的赃款该如何追缴?


在探讨退给行贿人的赃款如何追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赃款,指的是通过违法犯罪手段获取的金钱。行贿则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受贿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对违法所得的追缴作出了规定。 当行贿人将赃款退还给行贿人后,相关部门依旧会进行追缴。首先,调查机关会展开调查取证工作,明确赃款的去向和相关情况。这可能包括询问行贿人和受贿人、查阅银行账户交易记录、调取相关的合同和文件等,以确定赃款的具体数额和流向。 如果赃款还存在于行贿人的账户或其他可查控的地方,调查机关可以依法采取冻结、扣押等措施。例如,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冻结行贿人账户内的相应款项。 要是赃款已经被行贿人使用或者转移,调查机关会追查其使用或转移的情况。若赃款被用于购买房产、车辆等财产,这些财产可能会被依法查封、拍卖,所得款项用于抵缴赃款。若赃款被转移到他人名下,调查机关会调查转移的合法性,若属于非法转移,会要求相关人员配合退还。 需要强调的是,受贿人将赃款退还给行贿人,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法律责任。退赃行为在量刑时可能会被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但并不影响对受贿犯罪行为的认定。同样,行贿人接受退还的赃款后,也有义务配合调查机关的追缴工作。如果拒不配合,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总之,对于退给行贿人的赃款,相关部门会依据法律规定,通过一系列调查和执行措施进行追缴,以维护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