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争议发生后应当如何解决?

我和公司在工资发放金额上有争议,公司少发了我部分绩效工资,我找领导沟通,领导却不承认当初承诺的绩效标准。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直接和公司硬刚,还是通过什么正规途径来处理呢?想了解下劳动争议发生后有哪些解决办法。
展开 view-more
  • #劳动争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执。当劳动争议发生后,有多种解决途径可供选择。 首先是协商解决。协商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步,也是最温和的方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直接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快速、灵活,能够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且,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双方可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开展。不过,协商解决需要双方都有诚意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如果一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就需要考虑其他途径。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其职责是调解本单位内发生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公正的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应当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的优点是程序相对简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但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在调解不成后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会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对争议进行审理和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最后,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并作出判决。法院的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不过,诉讼程序相对复杂,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