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抵押了房子该如何起诉?


如果借款抵押了房子,对方欠钱不还想起诉,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是立案阶段: - 准备起诉状。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像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还要阐述清楚借款事实,包括借款金额、时间、约定的还款时间,以及抵押情况,比如房子的具体信息、抵押登记情况等。明确诉讼请求,例如要求被告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对抵押房屋行使抵押权,通过拍卖房屋来偿还债务等。 - 收集证据。主要证据有借款合同,它能证明双方存在借款的约定;抵押合同,证明房子抵押的相关事宜;转账记录,证实借款资金的交付情况;还款记录,若有部分还款可作为证据。此外,还可能包括双方关于借款和抵押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能证明借款关系和抵押关系存在的材料。 -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一般来说,是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有管辖权。法院收到材料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立案条件的就会予以立案。这里的立案条件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接着是审理阶段: - 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材料,告知被告被起诉这件事以及相关的诉讼内容。 - 被告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阐述自己对于借款、抵押以及原告起诉内容的观点和理由。 - 双方进行举证、质证。这一过程中,双方都要向法庭出示自己的证据,并且对对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辩论。简单来说,真实性就是证据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伪造的;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取得方式等要符合法律规定;关联性是证据要和案件事实有联系。 - 法院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情况。法庭调查就是法官进一步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法庭辩论则是双方就案件的争议焦点从事实和法律角度进行辩论。 最后是判决阶段: 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判决。如果判决原告胜诉,在被告不履行判决时,原告可依据判决书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拍卖抵押房屋等方式实现债权。 相关概念: 抵押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的担保财产,在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就该抵押财产的变价处分权和优先受偿权的总称。 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