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房屋时,出现合同纠纷要怎么解除合同呢?
最近和别人进行房屋买卖,现在因为一些事情产生了合同纠纷,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除这个合同。想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合法有效的解除方式,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展开


在买卖房屋过程中,若出现合同纠纷,可通过以下几种常见方式解除合同: 首先是协商解除。买卖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就解除合同达成一致意见。这是一种比较友好和便捷的方式,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合同解除后的相关事宜,如退款、赔偿等。依据《民法典》(2021年起生效)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其次是约定解除。如果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事先约定了特定的解除条件,当这些条件成就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例如,双方约定如果卖方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行性规定,不具有欺诈胁迫或者显示公平的情形,就是有效的。 再者是法定解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比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 如果选择单方解除合同,可以通过送达解除通知的方式告知对方,若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司法途径来解除合同。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还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裁决是否解除合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