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怎么写?


在司法实践中,当当事人因某些合理原因无法按时参加庭审时,可以向法院提交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延期开庭审理的概念。延期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这为我们申请延期开庭提供了法律依据。 接下来,我们说说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的写法。一份完整的申请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一般直接写“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要写在第一行正中,字体可以稍大。 申请人信息:要写明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如果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写明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请求事项:要明确写出申请延期开庭审理的具体请求,比如“请求贵院延期[具体日期]的[案号]案件的开庭审理”。 事实和理由:这是申请书的核心部分。要详细说明申请延期开庭的原因,并且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延期的情形。比如,如果是因为生病无法参加庭审,要附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如果是需要调取新的证据,要说明证据的重要性以及获取证据所需的时间等。在阐述理由时,要条理清晰,有逻辑地说明情况。 结尾:一般写上“此致”,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具体的法院名称]”。最后申请人要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申请日期。 总之,撰写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时,要确保内容真实、理由充分且符合法律规定,同时注意格式规范,这样才能提高申请获得法院批准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