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灵活用工的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规定的?

我是一名灵活用工人员,平时收入不太固定。有时候一个月好几笔收入,有时候又很少。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个人所得税该怎么算,是和普通上班族一样吗?也不知道有哪些扣除项目,想了解下灵活用工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规定。
展开 view-more
  • #灵活用工个税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灵活用工,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不签订传统劳动合同,劳动者以更灵活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并获取报酬的就业形式。对于灵活用工的个人所得税问题,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分析。 在劳务报酬所得方面,如果灵活用工人员取得的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性质。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像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然后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比如,小李作为灵活用工人员,一次取得劳务报酬3000元,那么他应预扣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3000 - 800 = 2200元。对照预扣率表二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如果他一次取得劳务报酬5000元,应预扣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5000×(1 - 20%) = 4000元,再按照相应预扣率计算税额。 经营所得方面,若灵活用工人员成立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从事经营活动获取收入。根据规定,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这里的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例如,小张注册了个体工商户从事灵活用工业务,一年收入20万元,各项成本、费用和损失共计15万元,那么他该年度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20 - 15 = 5万元,按照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在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年度终了后,灵活用工人员需要进行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这样可以确保灵活用工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更加公平合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