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法律寿命和契约寿命哪个更长?
我和别人签了关于知识产权的契约,契约里约定了相关期限。我不太清楚这个契约寿命和知识产权本身的法律寿命哪个更长,想了解下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知识产权的法律寿命和契约寿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知识产权的法律寿命,是指法律赋予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权利人对该知识产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其法律保护期限也有所不同。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商标权方面,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而契约寿命则是指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的关于知识产权使用、转让等方面的期限。契约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达成的,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是有效的。 关于哪个寿命更长,不能一概而论。法律寿命是法定的标准期限,而契约寿命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有可能契约寿命短于法律寿命,比如双方约定的知识产权使用期限是五年,但该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期还有二十年;也有可能契约寿命与法律寿命相等;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当当事人约定的期限违反了法律规定时,超过法律保护期限的部分约定是无效的,此时还是以法律寿命为准。所以,具体哪个更长需要根据具体的知识产权类型、法律规定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契约约定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