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调解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
我遇到了一起行政调解的事情,相关部门组织了调解,双方也达成了协议。但我有点担心,如果对方不按照协议执行,我该怎么办呢?行政调解达成的结果有没有强制执行力呀?我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展开


行政调解是指由我国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行政机关帮忙劝双方好好商量,达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而强制执行力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有强制执行力,在一方不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可以借助国家力量让对方履行。 在我国,行政调解一般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调解主要遵循自愿原则。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中,都强调了调解要基于当事人自愿。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本质上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约定,行政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居中协调的作用。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行政调解协议,另一方不能直接要求行政机关强制对方履行。不过,当事人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可以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问题。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判决生效后对方仍不履行,就可以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来实现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