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案件是否为终审?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一审判决我不太满意,就提起了上诉。现在在等上诉结果,心里一直犯嘀咕,不知道上诉案件是不是就是终审了,要是上诉结果还是不理想,我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展开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要判断上诉案件是否为终审,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类型来确定。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简单来说,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所以,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作出的判决、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由于它是我国最高的审判机关,其作出的判决、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不存在上诉的问题。此外,在一些小额诉讼程序中,实行一审终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金钱给付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实行一审终审。 即便上诉案件是终审判决,如果当事人认为终审判决、裁定有错误,也不是完全没有救济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