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中间人收取佣金合法吗?


在民间借贷中,中间人收取佣金是否合法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相关的概念。民间借贷,简单来说,就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而中间人,通常是指在借贷双方之间起到介绍、促成交易作用的人。佣金则是中间人促成借贷交易后获得的报酬。 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禁止民间借贷中间人收取佣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如果中间人充当了中介的角色,为借贷双方提供了订立借款合同的机会或媒介服务,那么其收取佣金的行为可以看作是符合中介合同的特征的。也就是说,只要中间人促成了借贷双方达成借款合同,借贷双方自愿支付佣金给中间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被认可的。 不过,虽然法律允许中间人收取佣金,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方面,佣金的数额应当合理。如果佣金数额过高,可能会被认定为显失公平。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中间人利用借款人急需资金的困境,索要过高的佣金,借款人在事后发现不合理,就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调整或撤销该佣金支付约定。 另一方面,中间人在促成借贷交易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诚实信用原则。如果中间人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借贷合同无效或可撤销,那么其收取佣金的行为也可能不被法律支持。比如,中间人故意隐瞒借款人的真实信用状况,诱使出借人提供借款,这种情况下,即使促成了交易并收取了佣金,出借人有权要求返还佣金。 此外,如果借贷行为本身是违法的,比如涉及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活动,那么中间人即使收取了佣金,也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参与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的,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民间借贷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情况下是合法的,但要遵循法律规定和诚实信用原则,确保佣金数额合理,且促成的借贷交易合法合规。在实际操作中,借贷双方和中间人都应当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