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延履行利息是否适用调解?
在一些民事纠纷案件中,涉及到迟延履行利息的问题,当事人不太清楚在调解过程中迟延履行利息是否能适用。比如在合同纠纷调解时,一方存在迟延履行付款义务的情况,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迟延履行利息能否纳入调解范围,具体该如何操作。
展开


迟延履行利息是可以适用调解的。 首先,来解释一下相关概念。迟延履行利息是指被执行人未在判决、裁定及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内履行金钱给付义务时,需要加倍支付的利息。这是对被执行人未按时履行义务的一种惩罚性措施,目的是促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这里的“其他法律文书”就包括民事调解书。也就是说,在民事调解书的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存在迟延履行的情况,同样需要按照规定支付迟延履行利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调解书中已经载明了迟延履行应承担加重责任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可能就不支持债权人再行主张迟延履行利息。在实际的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迟延履行利息的支付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的调解协议。如果无法协商一致,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