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属于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敲诈勒索既可能属于治安案件,也可能构成刑事案件,具体取决于行为的情节和危害程度。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首先,如果敲诈勒索行为情节较轻,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那么通常会按照治安案件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这里所说的“情节较轻”,一般是指敲诈勒索的财物数额相对较小,或者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行为的危害后果不太严重等情况。例如,行为人只是偶尔实施敲诈勒索行为,索要的财物价值不高,并且没有对被害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或其他不良后果,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按照治安案件进行处罚。 其次,当敲诈勒索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就会构成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此外,“多次敲诈勒索”是指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敲诈勒索的财物数额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或者行为人在二年内实施了三次以上的敲诈勒索行为,就会被认定为刑事案件,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判断敲诈勒索行为属于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关键在于看行为的情节和敲诈勒索的财物数额等因素。如果遇到敲诈勒索的情况,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