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不救人是否构成犯罪?
我在路上看到有人遇到危险,比如溺水,但我因为自己不想惹麻烦就没去救。我想知道,像我这种故意不救人的情况,在法律上会不会构成犯罪呢?
展开


在我国法律中,故意不救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不作为犯罪。简单来说,不作为犯罪就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个人有义务去做某件事,但却故意不做,从而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一般情况下,单纯的见死不救并不构成犯罪,因为法律没有规定每个人在任何时候看到别人处于危险中都必须去救助。但是,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就不一样了。比如,当一个人基于法律规定而负有救助义务时。《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如果父母看到未成年子女处于危险中却故意不救助,或者成年子女看到父母处于危险中故意不救助,就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再比如,当一个人基于职务、业务要求而负有救助义务时。像警察、医生、消防员等职业,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就有责任去实施救助。如果警察在执行公务时看到有人遭受不法侵害而故意不施救,就违反了其职务要求,可能会构成犯罪。此外,当一个人由于自己的先行行为使他人处于危险状态时,也负有救助义务。例如,甲带邻居家小孩去游泳,小孩溺水后甲有义务进行救助,如果甲故意不救导致小孩死亡,甲就可能构成犯罪。所以,故意不救人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特定的救助义务。如果没有法定的、职务业务上的或者先行行为引起的救助义务,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但如果存在这些义务却故意不履行,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