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打官司很难赢吗?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听说打医疗事故官司很难赢。我不太清楚实际情况到底怎样,是真的很难胜诉吗?这其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结果呢?我现在很纠结要不要打官司。
展开


在医疗事故纠纷中,打官司是否很难赢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疗事故的定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也就是说,构成医疗事故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违规行为,二是存在过失,三是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且这种损害和医疗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打官司时,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一方需要证明存在医疗行为、自己受到了损害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比如保留好病历、检查报告、缴费凭证等。而医疗机构一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在特定情形下要对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以及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例如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等情形下。 医疗事故的专业性很强,对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因果关系等判断,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医疗鉴定。比如通过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司法鉴定机构的医疗损害鉴定。鉴定结果会对案件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法律适用和诉讼程序也会影响结果。不同的案件情况可能适用不同的法律条文。而且,诉讼过程中要遵循法定程序,比如按时提交证据、参加庭审等。如果不熟悉法律程序,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医疗事故打官司并非绝对难赢。只要患者一方能够收集到充分的证据,合理借助专业鉴定,并且遵循法律程序,还是有可能获得胜诉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