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出事就视而不见,出了事才说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样合理吗?

我发现有些人平时对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情况不管不问,当事情真的发生了,就说要走法律途径。我不太理解这种做法,这在法律上到底合不合理呢?我想知道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展开 view-more
  • #法律维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的框架下,“不出事视而不见,出了事就说通过法律途径”这种情况是否合理需要分情况来看待。 首先,从权利行使的角度来讲,法律赋予了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权利人在没有发生侵害事件时,没有主动采取措施一般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因为权利是可以由权利人自主选择行使或不行使的。例如,《民法典》规定的各项民事权利,像物权、债权等,权利人在权利未受到侵害时,有权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这就好比我们拥有一件物品,在没有其他人侵犯我们对该物品的所有权时,我们可以自由地决定如何处置它,甚至可以暂时不管它。 然而,当出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法律途径来处理是合法且被鼓励的。法律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比如在民事纠纷中,如果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他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解决问题的平台,当权益受损时,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是合理合法的。 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某些主体可能负有特定的职责或义务,在事情发生前就应该积极履行职责。例如,行政机关对于一些违法行为有监管的职责,如果他们不出事就视而不见,出了事才采取行动,这可能就违反了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公民不出事不采取行动,出了事走法律途径是合理的,但对于有特殊职责和义务的主体则另当别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