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公证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另一半打算协议离婚,写好了离婚协议书,有人建议去做个公证。我想知道,离婚协议书公证之后是不是就一定有法律效力了?它和没公证的离婚协议书在效力上有啥区别?
展开


离婚协议书公证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需要明确其法律效力的具体内涵和相关规定。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离婚协议书公证的概念。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对离婚协议书进行公证,就是公证机构对离婚协议书的内容是否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方面进行审查并证明。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这表明,离婚协议书本身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在双方签字时就成立了。 那么公证起到什么作用呢?公证后的离婚协议书,其证据效力会更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在后续因为离婚协议书产生纠纷,公证文书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在法院审理案件时更容易被采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书公证并不能直接产生离婚的法律后果。离婚必须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即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领取离婚证,或者通过法院判决、调解离婚。只有完成这些法定程序,婚姻关系才正式解除。所以,即使离婚协议书经过公证,如果没有办理离婚登记或通过法院处理,双方的婚姻关系依然存续。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书公证后具有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其证据效力方面,但不影响离婚协议书本身的成立和生效条件,也不能替代法定的离婚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