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前妻离婚时,口头约定了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现在她反悔了,不承认之前的口头协议。我想知道,我们离婚时的口头协议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呢?我该怎么做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在探讨离婚时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口头协议的基本概念。口头协议,就是双方通过口头表达达成的一种约定,没有形成书面的文件。 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口头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然而,离婚涉及到身份关系的解除以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重要问题,情况较为特殊。 对于离婚协议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明确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这表明,离婚协议需要以书面形式呈现,并且要经过法定的登记程序才会生效。 在实践中,离婚时的口头协议往往存在诸多弊端。由于缺乏书面记录,很难证明协议的具体内容,双方可能对协议条款的理解和记忆存在差异,容易引发纠纷。一旦发生争议,主张口头协议存在的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但往往很难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如果离婚时仅有口头协议,而没有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登记,该口头协议通常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一方能够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法院在审理时也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更倾向于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所以,如果想要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建议签订书面协议,并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离婚登记手续。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因协议的效力问题产生纠纷,更好地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