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约定协议是否需要公证?
我准备和对象结婚,我俩打算签个婚前财产约定协议,明确一下各自财产。但不知道这个协议需不需要去公证,不公证有没有法律效力,公证的话又有什么好处,想了解下相关情况。
展开


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并非必须要公证。首先,婚前财产约定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就各自婚前、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达成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这意味着,只要婚前财产约定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采用了书面形式,那么该协议自双方签字时就生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公证并不影响其效力。然而,公证具有一定的优势。公证是由国家公证机构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其证明力相对较高。如果日后双方因协议发生纠纷,在诉讼过程中,经过公证的协议作为证据,法院一般会直接采信,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公证证明。而未经公证的协议,可能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其真实性和合法性。所以,虽然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不公证也有效,但为了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和保障双方权益,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进行公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