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与实物不符是否属于欺诈?
我在网上买了个商品,商家描述得特别好,但收到货后发现和描述完全不一样。我想知道这种商品描述与实物不符的情况,在法律上算不算是欺诈呢?我能不能要求商家赔偿?
展开


商品描述与实物不符是否属于欺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欺诈的法律概念。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商家故意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做出了本来不会做的购买决定。 在判断商品描述与实物不符是否构成欺诈时,要考虑商家的主观故意。如果商家是因为疏忽、失误等非故意的原因导致商品描述与实物有差异,可能不构成欺诈。比如,商家在上传商品信息时,不小心写错了某个参数,但并非故意误导消费者,这种情况通常不属于欺诈。 然而,如果商家明知商品的真实情况,却故意在描述中夸大优点、隐瞒缺陷,以此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就很可能构成欺诈。例如,商家宣传某款手机的电池续航时间为48小时,但实际只有10小时,且商家对此是清楚的,这就属于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可能构成欺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所以,如果消费者遇到商品描述与实物严重不符,且有证据证明商家存在故意欺诈行为,可以依据该法律条文要求商家进行赔偿。同时,消费者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商品描述页面截图、商品实物照片、购买凭证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