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是否必须进行析产?
我和配偶刚办理完离婚手续,名下有一些共同房产和存款。我不太清楚离婚后是不是一定要对这些财产进行析产。如果不析产会有什么影响吗?我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看看自己该怎么做。
展开


离婚后并不一定必须进行析产。析产,简单来说就是对财产进行分割,确定各个共有人分别对哪些财产拥有所有权。在离婚的场景中,就是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意味着,法律赋予了夫妻双方自行协商处理共同财产的权利。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已经通过协议的方式对共同财产的归属做出了明确的约定,并且双方都认可和遵守这个约定,那么就不需要再专门进行析产的程序。例如,夫妻双方约定某套房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双方按照这个约定履行即可。 然而,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时没有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或者虽然进行了分割但存在争议,那么就可能需要通过析产来解决问题。比如,一方认为某些财产应该属于自己,但另一方不同意,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财产进行分割。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不进行析产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和不便。比如,在涉及到财产的处分、继承等问题时,由于财产的归属不明确,可能会引发纠纷。而且,如果一方在未经过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处分共同财产,可能会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所以,虽然离婚后不是必须析产,但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建议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尽量对共同财产进行明确的分割。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