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所有权的取得必须要登记吗
我最近在研究房产相关的法律知识,对房屋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不太明白。想知道是不是所有情况下,要获得房屋所有权就一定得去登记呀?我想了解在各种不同情形下,关于房屋所有权取得和登记之间的具体关系是怎样的。
展开


房屋所有权的取得并非都必须登记。 首先来说说房屋所有权,它指的是房屋的所有人对其名下房屋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一般情况下,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民法典》第二百一十四条)。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常规的房屋交易等情形中,登记是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必要程序。比如我们购买商品房,只有办理了产权登记,才能真正在法律上拥有这套房子的所有权。 不过,存在一些例外情况。一是因法律判决文书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从判决文书生效的时候起,当事人就取得了房屋所有权。这是因为法律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和法定效力,直接赋予了当事人相应的物权。二是农村自有宅基地上经批准合法建造房屋,建造人自事实行为成就时,也就是房屋封顶时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无需登记(《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一条 )。这是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习惯等因素。 但需要注意,如果取得房屋所有权后想要对外转让,就得先登记,登记之后才能转让。总之,房屋所有权的取得一般要登记,但有特殊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形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