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已受理合同诈骗案件后,相关合同还需要履行吗?
在商业活动中,遇到了合同诈骗的情况,已经向公安报案且公安也受理了。现在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签订的那份涉及诈骗的合同是否还具有效力,是否还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想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处理方式。
展开


在公安已受理合同诈骗的情况下,相关合同通常不需要再履行。 首先,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当公安受理该案件后,意味着相关行为可能涉嫌犯罪,这样的合同是基于欺诈手段订立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所以,从民事法律角度看,这样的合同可被撤销,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也就不需要再履行。 其次,从刑事角度来看,立案是公安、司法及其他行政执法机构对报案等资料审查后,判定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决定作为刑事案件侦查或审理的诉讼程序。一旦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会收集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责。而对于涉及诈骗的合同,其本身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就存在问题,履行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损失或者不良后果。 最后,对于受害者而言,应当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证据和线索,以便尽快追回损失。如果已经履行了部分合同并遭受了损失,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