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假冒手表是否属于犯罪?


出售假冒手表是否属于犯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下面我们从不同方面详细分析。 首先,从相关法律概念来看,出售假冒手表可能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问题。假冒手表通常是指未经授权,模仿知名品牌手表的外观、商标等特征进行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这里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一个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另一个是“销售伪劣产品罪”。 对于“假冒注册商标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也就是说,如果出售的假冒手表使用了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并且销售者明知这是假冒商标的商品,同时达到了一定的销售金额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就可能构成此罪。 再看“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出售的假冒手表质量存在问题,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且销售金额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标准,就会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不过,如果出售假冒手表的数量较少、金额较小,没有达到上述法律规定的标准,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仍然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会受到行政处罚,比如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同时,消费者还可以要求销售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总之,出售假冒手表不一定必然构成犯罪,但存在构成犯罪的可能性,具体要根据销售金额、是否使用假冒注册商标以及产品质量等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