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话术诱使被害人购买虚假产品属于诈骗行为吗
我最近遇到有人特别热情地跟我推销产品,说了好多诱人的话。买回家后发现产品好像是假的,感觉自己被骗了。我就想知道,这种用话术诱使我买虚假产品的情况,算不算是诈骗啊?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层面是怎么认定这种事的。
展开


利用话术诱使被害人购买虚假产品,目的若是骗取被害人财产,那么就属于诈骗行为。当诈骗的财物数额达到较大以上时,便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可追究诈骗分子刑事责任。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诈骗罪,简单讲,就是通过欺骗手段,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然后基于这个错误认识处分自己的财产,使犯罪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在这种用话术诱骗买虚假产品的情况里,就是骗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于诈骗罪数额认定标准,依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诈骗罪数额较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诈骗罪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 。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用精心设计的话术,诱使你花了5000元购买了毫无价值的虚假产品,那就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构成诈骗罪。一旦构成犯罪,犯罪人会面临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所以,如果怀疑自己遭遇了这种情况,首先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