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遗嘱公证是否有效?

最近在处理家庭财产相关事情,涉及到一份公证遗嘱。不太清楚这种经过公证的遗嘱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力,也不了解判断其效力的标准是什么,想知道遗嘱公证到底有没有法律上的保障,能不能按这个来分配财产 。
展开 view-more
  • #遗嘱公证
  • #遗嘱效力
  • #民事行为
  • #财产处分
  • #继承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遗嘱公证通常是有效的,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就是说遗嘱人得精神正常、头脑清醒,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如果遗嘱人立遗嘱时意识不清,那这份公证遗嘱可能就无效。 其次,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也就是遗嘱内容是遗嘱人自己心甘情愿、没有受到威胁和欺骗而写下来的。《继承法》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要是有人强迫老人立下公证遗嘱,那这份遗嘱是不被法律认可的。 再者,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有处分权。简单讲,遗嘱里分配的财产得是遗嘱人自己的。要是遗嘱人把别人的财产在遗嘱里进行分配,这部分内容是无效的。 另外,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比如不能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也得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 最后,遗嘱的形式要合法。公证遗嘱本身就是一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不过要注意,《民法典》第1142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所以即便有公证遗嘱,如果之后又有新的合法遗嘱,那可能就以新遗嘱为准。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真实意思表示:指行为人内心的想法与外在表达一致,不存在被强迫、欺诈等情况。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