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迟延履行是否构成预期违约?

我和别人签了一份合同,约定了明确的履行期限,但对方没能按时履行,我担心这会影响到我的权益。我想知道这种迟延履行的情况到底算不算预期违约,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具体又有哪些相关规定呢?
展开 view-more
  • #迟延履行
  • #预期违约
  • #合同违约
  • #违约责任
  • #合同履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迟延履行并不一定构成预期违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明确迟延履行和预期违约的概念。迟延履行是指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义务。例如,合同约定甲方在5月1日交付货物,但甲方直到5月10日才交付,这就是迟延履行。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其次,从法律规定来看,迟延履行构成预期违约存在特定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催告后,迟延方在合理期限内还不履行,或者迟延履行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这种迟延履行可构成预期违约。例如,在一份定制婚礼礼服的合同中,约定在婚礼前10天交付礼服,商家迟延交付,经催告后在婚礼前仍未交付,导致婚礼无法正常进行,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此时商家的迟延履行构成预期违约。 然而,如果合同对履行期并非特别强调,且迟延方在允许的额外期限届满前履行了合同,一般不构成预期违约。例如,购买普通日用品的合同,商家迟延了几天送货,但最终还是送到了,且没有对购买者造成实质性影响,这种情况下通常不构成预期违约。 最后,迟延履行构成预期违约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构成预期违约的迟延履行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支付违约金、赔偿对方损失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