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是怎样的?


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是指当多个侵权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时,受害人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程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共同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里的“共同”,既包括共同故意,也包括共同过失。比如,甲和乙合谋一起打伤了丙,这就是共同故意侵权;而甲和乙在施工过程中,都因疏忽导致物品掉落砸伤了路过的丁,这就属于共同过失侵权。 在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中,受害人需要明确诉讼主体。由于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既可以将所有侵权人列为共同被告,也可以选择其中部分侵权人作为被告。不过,选择部分侵权人作为被告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能会追加其他侵权人参加诉讼。 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例如,因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的车辆损坏,就需要按照车辆维修的费用或者车辆贬值的价值来确定赔偿金额。精神损害赔偿则是在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严重精神损害的情况下才会支持。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要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自己受到的损害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在人身伤害案件中,受害人需要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用发票等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损害情况。 法院在审理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时,会根据各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他们内部的责任分担。如果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程序,受害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