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局管不管拖欠工资的事情?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很多劳动者会有疑问,劳动局是否会处理此类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明确一下现在“劳动局”的规范称呼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负责管理劳动事务的政府部门,其中处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问题是其重要职责之一。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这就从法律层面赋予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拖欠工资问题进行管理和查处的权力。 当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者需要携带能够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以及拖欠工资的相关证据,前往劳动监察部门填写投诉登记表。劳动监察部门在受理投诉后,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查实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此外,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会管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问题的。劳动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