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立案的流程是什么?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遇到了拖欠工资的问题,听说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但我不太清楚劳动监察立案具体要走哪些流程,是先提交材料,还是有其他步骤?希望了解详细的立案流程。
展开


劳动监察立案流程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程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投诉受理阶段。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时,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投诉需要以书面形式提交,当然如果书写有困难,也能口头投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投诉材料要包含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信息,像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还要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以及相关事实和理由。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接着是审查阶段。劳动监察机构在接到投诉后,会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他们会对投诉内容进行审查,查看是否属于劳动监察的受理范围,比如是否属于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调整的事项,是否在2年的追溯期内等。如果不属于受理范围,会及时告知投诉人并说明理由。 然后是立案阶段。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投诉,劳动监察机构会在受理之日起立案。立案后,劳动监察机构会对案件进行调查处理。调查过程中,他们有权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查阅、复制与劳动保障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等。用人单位有义务配合劳动监察机构的调查,不得拒绝、阻挠。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有权采取这些调查、检查措施。 最后是处理阶段。劳动监察机构在调查结束后,会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如果经调查不存在违法行为,会撤销立案,并告知投诉人。处理决定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