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常见纠纷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

我准备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但是担心会遇到纠纷。想了解下这种合同常见的纠纷类型有哪些,以及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预防这些纠纷,避免自己遭受损失。
展开 view-more
  • #土地出让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出让方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受让方,受让方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协议。在实际操作中,这类合同常见的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出让方违约纠纷。比如,出让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条件交付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出让方未按时交付土地,受让方有权要求出让方继续交付土地,并赔偿因延迟交付所造成的损失。 第二种是受让方违约纠纷。受让方可能出现不按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情况。《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违约赔偿。所以,若受让方违约,出让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第三种是土地用途变更纠纷。受让方未经出让方同意,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根据相关规定,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否则,出让方有权追究受让方的违约责任。 为了预防这些纠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签订合同前,受让方要仔细审查出让方的主体资格和土地的相关情况,包括土地的权属、是否存在抵押等。出让方也应详细了解受让方的资信状况和开发能力。 合同条款要明确具体。对于土地交付时间、出让金支付方式和时间、土地用途、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要在合同中清晰约定。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以减少日后产生争议的可能性。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并及时沟通交流,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如仲裁或诉讼来处理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