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街道办事处属于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
我打算起诉街道办事处,但不清楚该走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程序。之前街道办事处的一个决定影响到了我的权益,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不知道按哪种类型的诉讼来操作,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判断方法。
展开


要判断起诉街道办事处是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关键在于明确该行为的性质。 首先解释一下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概念。行政诉讼,简单来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里的行政行为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管理的行为。而民事诉讼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参与诉讼的双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在法律上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当街道办事处作出的是行政管理方面的行为,比如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等情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这些行为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而起诉的,就属于行政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街道办事处属于适格的行政诉讼被告。 然而,如果街道办事处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是基于平等主体关系产生的纠纷,比如签订了民事合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这种情况下起诉就属于民事诉讼。因为此时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来调整。 所以,判断起诉街道办事处是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要根据具体纠纷的性质,看街道办事处的行为是行政行为还是基于平等主体间的民事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