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物拒不归还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在路上捡到了别人遗失的一部手机,对方找到我要求归还,可我有点不想还。我想知道,如果我拒不归还这部遗失的手机,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
展开


当有人捡到遗失物却拒不归还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后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从民事责任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如果拾得人拒不归还遗失物,失主有权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拾得人返还遗失物。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失主还可以要求拾得人赔偿因拒不归还而造成的损失。比如,因为遗失物未能及时归还,导致失主错过重要业务洽谈,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失主在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可以主张赔偿。这是因为拾得人占有他人的遗失物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拾得人有义务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其次,从刑事责任的角度来说。如果遗失物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拒不归还遗失物的行为可能会构成侵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里的“数额较大”,在司法实践中,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价值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就可能被认定为数额较大。也就是说,如果捡到的遗失物价值较高,且拾得人拒不归还,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民事还是刑事方面考虑,拾得遗失物都应当及时归还权利人。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道德的体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